24孝道德小故事及感悟?
读了这个故事,再想想自己,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去和父母发脾气,争吵,真是不应该。爸爸妈妈为了我,每天辛勤的工作,而回到家,不但没有得到我的安慰,反而是扑面而来的争吵。因为没有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而争吵,因为父母的一句关心的责骂而争吵,因为父母每给我准备好需要的东西而争吵……记得小时候,爸爸妈妈牵着我的手,一起去逛街。那时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啊。记得那时,我还扬言对爸爸妈妈说:“爸爸妈妈,我小的时候你们照顾我,等我长大了,换我来照顾你们!”现在,我也算是半个大人了,可是小时候的话语早已抛到九霄云外。
现在的许多人都一样,特别是那些所谓已经懂得感恩的年轻人。很多人长大了,长成大人了,就开始嫌弃自己的父母了。嫌弃他们老,嫌弃他们脏,嫌弃他们穿衣服难看,走在自己身旁就感觉在拉低自己那所谓高贵的身份……
二十四孝有:孝感动天、亲尝汤药、啮指痛心、百里负米、芦衣顺母、鹿乳奉亲、戏彩娱亲、卖身葬父、刻木事亲、行佣供母、怀橘遗亲、为母埋儿、扇枕温衾、拾萧异器、涌泉跃鲤、闻雷泣墓、乳姑不怠、卧冰求鲤、恣蚊饱血、扼虎救父、哭竹生笋、尝粪忧心、弃官寻母、涤亲溺器。
其中,我最喜欢刻木事亲,意思是:丁兰,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(今河南黄北)人。幼年父母双亡,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,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,事之如生,凡事均和木像商议,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,出门前一定禀告,回家后一定见面,从不懈怠。久之,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,竟好奇地用***木像的手指,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。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,问知实情,遂将妻子休弃。
我个人认为24孝道德故事及感悟是:二十四孝,一部古代***道德的血泪史,有血、有泪。
吴猛恣蚊饱血、丁兰刻木事亲,那是血。
董永卖身葬父、孟宗哭竹生笋,那是泪。当然,二十四孝中也有好的故事。朱寿昌弃官寻母就感人至深。
朱寿昌七岁时,其父休掉其母。他自立家门后,辞职专门去寻找生母。多方打探,历尽艰辛,他终于找到了母亲。
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600字?
看完了二十四孝,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,是「親嘗湯藥」。漢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,他從小就非常聰明、懂事、孝順。 有一次,母親生了一場大病,因為年紀大了,身體比較衰弱,整整病了三年多才痊癒。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,他不分日夜,盡心服侍母親,每逢煎好了藥,沒有經過自己嘗過,決不拿給母親吃,所以母親的病才逐漸好起來。 漢文帝的「親嘗湯藥」,雖然身為皇帝,依然是每天服侍母親,不敢怠慢,他的孝心真使我們敬佩。孝道是我國固有的傳統美德,也是我國數千年來的立國精神。所謂「百善孝為先」,是中華民國最偉大的力量。先能盡孝道,然後移孝作忠,效忠國家。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多麼偉大,對子女的愛心也永遠不變,雖然父母對孩子***的心力這麼大,然而子女回報的例子並不多,像漢文帝在母親病榻前,照顧了三年,實在難能可貴,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」,這句話對漢文帝來說是不適當的。想想父母對我們的照顧和關心,而我們是否也要以同樣的心情,去關懷體貼他們呢?